宁夏CDM环保服务中心
宁夏清洁发展机制环保服务中心

让地球“退烧”缺钱!应对气候变化资金哪里来?

发布时间:2019-12-09 09:27:16

  此刻,201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正在马德里举行。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气候问题异常突出,极端天气频发。3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几乎可以肯定,最近一个五年期(2015—2019年)和十年期(2010—2019年)的平均温度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其实,即便没有报告,人类已经感知地球在“发烧”:今年夏天,世界多地刷新历史高温纪录,甚至北极圈内的气温也超过30摄氏度。

  气候变化已成为21世纪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应对气候变化,温室气体减排是公认的路径。“有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句话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特别契合——减排涉及新能源、新技术、新应用,涵盖经济社会方方面面,想获得更大减排进展,钱袋子是关键。

  未来10年,5个关键领域需投资1.8万亿美元

  应对气候变化究竟要花多少钱,恐怕没人能算清楚这个账。《巴黎协定》确定了气候变化控温目标,即将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前工业化时期水平之上1.5摄氏度以内。为达成这个目标,投资将非常巨大,这是不争的事实。

  今年9月,全球气候适应委员会曾在一份报告中给出这样一个结论:在今后10年内,早期预警系统、建设具有风险抵御能力的基础设施、保护红树林等5个关键领域,就需投资1.8万亿美元,这将有助于缓解全球变暖的最严重冲击。

  亚洲开发银行东亚局副局长特蕾莎·寇在今年10月底在京举办的中国气候投融资国际研讨会上曾表示,亚洲每年要投资1.7万亿美元,才能维持现有的发展,同时消除贫困、消除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当前这一投资的缺口高达4590亿美元。

  虽然发达国家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的气候资金承诺没有足额兑现,中国依旧克服困难,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道路上扎实前行。十多天前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9年度报告》显示,经初步核算,2018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比2005年累计下降45.8%,相当于减排52.6亿吨二氧化碳。

  取得这样的成绩,绿色金融功不可没。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王遥教授指出,随着我国气候变化政策持续推进,创新金融模式和工具在绿色领域广泛应用,绿色金融体系建设逐步落地,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获取渠道正不断丰富。

  “今年上半年,21家全国性银行绿色信贷余额约为10.6万亿元,其中有70%的项目都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中国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产业金融政策处处长李晓文这样表示。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骏也透露,过去3年,中国在境内外发行的绿色债券已有9000多亿元。

  但与巨大的需求相比,这些“银子”显然还差得远。是什么束缚了对气候变化投资的热情?不妨带您解剖个“小麻雀”。

  大连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是个非常典型气候投融资项目,虽然比化石能源发电减排2/3以上,但项目投资大、期限长、直接经济效益不显著,导致了项目融资过程磕磕绊绊。参与项目融资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授信管理部总经理彭作刚直言,气候融资项目的这些共性短板,影响了商业性金融机构参与的热情。

  “举个例子,新能源项目减碳作用明显,受益者是全球70亿人,但能向每个人收钱吗?因为收不到钱,所以这个项目收益低,如果低到资本市场不愿意接受的水平,私营部门就不愿意参与进来。”马骏如此评论。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很多气候投融资项目政策依赖性强,如果政策尚不明晰或者难有稳定预期,项目未来投资回报存在不确定性,这也是众多投资者的一个顾忌。

  气候投融资也是新商机,关键在于政策支持和机制创新

  “实际上,气候变化可以成为很好的商业机遇,也能够成为未来十年非常好的经济驱动力。”世界银行中国、韩国和蒙古局局长芮泽表示,世界银行的研究显示,每投资1美元可以有4美元收益,在全球20多个市场,相关的投资已获得23万亿美元的利润。

  在中国,如何将气候投融资从“鸡肋”也变成美好的商业机遇?

  李晓文认为,推动气候投融资,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需要聚集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类要素资源,需要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共同参与,需要从政策机制、标准体系、国际合作等多方面提升和完善。

  “建议通过金融的创新,来更好地支持气候技术的创新。” 彭作刚认为,新技术应用初期风险较高,导致金融投入的意愿和积极性不足,有必要建立风险公担机制,通过金融工具创新来解决。

  针对气候投融资期限很长、与目前商业银行负债要求时限不相匹配的问题,鲁政委认为,商业银行信贷形成的资产证券化是一个选择。“投资期限长、有风险,站在负债和资产匹配角度,哪类金融机构跟它最匹配?是保险,是年金。但在中国,保险和年金对气候投融资的关注严重不足。”鲁政委表示,如何以市场化机制来激励更多资金投向气候投融资领域,从而为我国兑现国际承诺提供更好的资金保障,这最需要呼吁和推进。

  面对资金需求与机制束缚,官方如何作为?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高表示,首先要促进形成气候投融资政策合力。未来相关部门将积极推动应对气候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目标任务协同增效,与产业、财政、金融、投资、能源、技术等领域政策充分融合,凝聚更加广泛的政策合力。

  李高透露,他们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出台推动气候投融资发展的指导性文件,确定气候投融资的内涵外延,不断完善气候投融资的政策体系,出台更有效的激励政策,加强对气候投融资的目标引领和有效监管,创建有利于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的政策环境。

2019-12-09 09:27:16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宁夏CDM环保服务中心   宁ICP备10000656号

地址: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凤凰北街城市1号花园6号楼A座19层       电话: 0951-6193897/6193263       传真: 0951-6193563